你有没有想过,那些在金融界呼风唤雨的大佬们,竟然也开始对加密货币这个新兴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?没错,就是那个曾经对加密货币嗤之以鼻的摩根大通,现在也开始悄悄地涉足这个领域了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摩根大通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这场“对决”。
曾经的“加密货币杀手”

说起摩根大通,那可是金融界的巨头,其首席执行官杰米·戴蒙更是直言不讳地称比特币为“欺诈”和“庞氏骗局”。在戴蒙的带领下,摩根大通一度对加密货币持怀疑态度,甚至公开抨击。
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,摩根大通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。据钛媒体报道,摩根大通私人银行董事总经理Stefan Gratzer曾表示,如果特朗普上任后在税收、放松监管和加密货币上调整政策,头两年将“影响甚大”。
从“敌对”到“拥抱”

那么,摩根大通究竟是如何从“加密货币杀手”转变为“拥抱者”的呢?这还得从比特币的涨势说起。
近年来,比特币价格一路飙升,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。据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今年比特币涨势惊人,与比特币相关的交易热潮席卷华尔街,曾嗤之以鼻的大型投行们态度180度大转弯。
摩根大通也不例外。据智通财经报道,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,如果获得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批准,一批持有替代加密货币的交易所交易基金(ETF)可能会吸引高达14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。这无疑让摩根大通看到了巨大的商机。
加密货币ETF的“吸金”效应

那么,这140亿美元的“吸金”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呢?让我们来一探究竟。
据智通财经报道,摩根大通研究了现有现货加密货币ETF的所谓采用率。在分析时,比特币基金持有约1080亿美元的资产,约占该代币市值的6%。这些基金恰好在一年前进入市场。以太币ETF自六个月前推出以来已筹集了120亿美元,渗透率为该代币市值的3%。
由此可见,加密货币ETF的吸引力不容小觑。而摩根大通正是看中了这一点,开始积极布局加密货币市场。
银行巨头纷纷“入局”
值得一提的是,摩根大通并非唯一一家“入局”的银行巨头。据智通财经报道,美国银行(BAC.US)首席执行官Brian Moynihan也表示,如果监管机构允许,美国银行业将接受加密货币支付。
此外,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(Intesa Sanpaolo SpA)也首次购买了比特币现货,价值约100万欧元。这家意大利最大的银行集团正进一步深入这一资产类别。
由此可见,加密货币市场正逐渐成为金融界的“香饽饽”。
风险与机遇并存
当然,加密货币市场并非一片坦途。在享受巨大商机的同时,风险也如影随形。
据智通财经报道,摩根大通分析师肯尼斯·沃辛顿在一份报告中写道:“这里的关键问题仍然是投资者对额外产品的需求的不确定性,以及新的加密ETP的推出是否重要。”
因此,银行在决定是否全身心投入加密货币业务时,需要权衡风险与机遇。
摩根大通与加密货币之间的这场“对决”仍在继续。在这场对决中,摩根大通能否成功转型,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“赢家”呢?让我们拭目以待!